欢迎光临Anytork Controls Co.,Ltd.
选择语言
设为首页| 加入收藏 | 联系电话 : 0086-0531-88011235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
化工安全生产问题与事故防范策略
2024-08-29 08:58:09
引言
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化工行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,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事故已成影 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。本文旨在提高对化工安全生产 的重视,分析存在问题和改进策略,以期为化工企业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提供参考。
1、化工生产安全的重要性
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但化工生产 过程极其复杂,涉及高温、高压、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,一旦发生安全事故,不仅会对生产设备和环境造成严重破坏,还会危及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及周边。 因此,加强化工生产安全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、维护社会稳定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。 化工安全事故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,如:2013 年江 苏张家港一家化工企业发生爆炸事故,直接经济损失 高达 3.7 亿元,事故释放的有毒气体污染范围达到 2 km2,严重影响周边居民健康,治理费用高达 1.2 亿元: 2015 年天津港“8·12”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,造成 165 人死亡、795 人不同程度受伤,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5 亿元,给社会造成了较大影响。
因此,从维稳的角度来看,加强安全生产意义非凡。化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,建立健全 安全管理制度,加大安全投入力度,积极采取有效措 施,努力降低事故发生率。
2、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问题分析
在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过程中,存在多种潜在的隐患,若这些隐患演变成事故,很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。首先,化工企业中的管道系统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。成千上万条不同材质、口径的管线在高温高压和强腐蚀的环境下长期运行,很容易发生腐蚀和泄漏。尤其是那些已经运行超过10年的老旧管道,泄漏的概率将大幅增加。例如,济南某化工园区一条具有20年历史、用于碳钢酸洗的管道,由于腐蚀出现裂纹,导致大量有毒气体泄漏。其次,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故障也是化工企业容易发生的事故原因。在化学反应过程中,各种参数的监控是至关重要的,一旦测量失准或执行机构失灵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例如,在长期高温条件下,若传感器的校准失去准确性,可能成为事故的诱发因素。最后负责过压保护的各类安全阀也 存在响应迟缓或失效的风险。动作弹簧疲劳、介质堵 塞活塞等都是导致阀门失灵的常见原因。例如,2021 年在山东莱州一家化工厂的安全阀由于滤芯结垢严重,导致响应失灵,最终装置发生了爆炸事故。
3、化工安全生产事故预防与控制策略
3.1 管道防腐与维护
针对管道腐蚀与泄漏问题,主要的解决策略如下:第一,管道材料的选择要完全符合工艺要求。对不同介质,要选择化学兼容性较好的抗腐蚀材料,不能 单纯考虑经济因素而选择劣质管材,如含 H2 S、CO2介质应选用抗 H2 S 腐蚀的铸钢或不锈钢管道。第二,加强对管道防腐蚀的设计。除材料选择外,还要考虑管道的结构优化、添加抑制剂、内涂层等。例如,高温管道可在内壁喷涂优质环氧煤油漆,提高抗温度老化 和抗腐蚀性能;对地下埋设管道要采用双层聚乙烯防 腐蚀外保温层。第三,建立管道定期检查、防腐监测和评估机制。如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对管线进行一次全面的风险评估和防腐检查,尤其重点检查运行时间超过 10 年的老管道。检查内容包括线路巡视、厚度测试、 涂层完整性检查等,一旦发现问题,要及时处理。第四,加强对管道的维护保养工作。重点进行阀门、法兰盘、支吊架等关键部位的维护,保证其密封性能。并定期更换管道中的耗材,对一些运行参数较苛刻的管线加强维护频率。第五,建立管道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。 利用 GPS、RFID 等技术对管线进行实时定位和监控, 获取流量、压力、温度等在线参数,便于评估管线运行 状态。第六,加大管道的运行维护及更新改造投入。合 理使用管道折旧储备金,对管线进行改造或更换,降低事故概率。
通过上述综合策略,可以有效降低化工管道的泄 漏风险,提高运行安全可靠性,避免发生严重事故。
3.2 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控
针对自动控制系统失灵导致的参数漂移和工艺 异常问题,重点加强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测和预警。 具体措施包括:首先,增加关键工艺参数的在线检测 点位,实现全面的过程监视,要重点监测反应器的压 力、温度、液位等关键参数。同时,应增加手动取样频 率,如每小时取样化验 1 次,作为在线监测的有效补 充。其次,优化控制系统,实现关键参数的预报警和互 补控制。例如,设置高高限、高限、低限报警装置,超限 后快速响应,并建立冗余控制回路,防止单一系统失 效扩大事故。建立动态数学模型,用在线数据进行模 型校正,能够模拟工艺趋势判断参数异常。再次,加 强对控制系统的维护保养,定期进行传感器校验、 控制器信号检测等,若发现故障时应快速处理。此外, 定期对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培训,提高应对系统故 障的能力,并进行事故演练。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, 在参数异常时快速启动响应。最后,加大对过程控制 技术研发投入,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系统智能 化水平。
综上措施,可以持续提高过程控制系统的安全稳 定运行水平,避免参数异常导致的化工事故发生。
3.3 安全阀性能优化
针对安全阀门响应性能衰退的问题,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优化:首先,选用动作灵敏且兼具耐腐蚀性能的阀门,重点考虑弹簧式安全阀,采用特殊材 质的不锈钢或双金 / 合金弹簧,提高反应速度。对易 产生积垢的介质,选择具有很好防磨耗性能的瓷顶销 式安全阀。其次,建立定期的安全阀维护保养制度,每 月至少进行一次表面清洗及动作测试,每年完整拆检一次,及时发现和更换问题部件。关键阀门可以设 置在线监测,获取实时开启压力参数,判断响应时限是否延长。再次,在进行动作性能测试时,要逐步接近 设置值,进行多次反复测试,而不是仅测试一次。对测 试结果留存完整记录,作为评判依据。在测试时同步监测动作灵敏性指标,及时标定。根据不同介质确定合理的超压设置值,保证动作参数骤变的概率很低。最后,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,提高其测试、记录和评 判安全阀动作的能力。对发现任何异常迹象,要及时处理或替换,杜绝顾虑成本延迟更换的行为。
通过选择优质安全阀、加强维护测试、设置合理参数、培训人员等措施综合实施,可以显著提升安全 阀的响度性能,避免发生失灵导致的化工事故,确保 工艺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。
4、化工安全生产问题与事故防范案例实践
近年来,分子筛转化过程中的热失控和过温爆炸 事故时有发生,严重威胁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。 据不完全统计,这类事故约占全部化工事故的15%, 而超过65%的过温爆炸事故与自动化系统失效直接 相关。本案例详细分析了山东某化工企业发生的一起 典型事故,旨在查明事故原因,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对策。
该企业拥有 2 套年产 10 万吨粗苯并二甲苯的分子筛装置。事故发生在其中#1装置的甲苯转化反应器上。该反应器为立式布置,有效容积1500m3,内装 有TM-2型分子筛催化剂,转化温度为420℃、压力0.25 MPa。反应器顶部连接着冷凝系统,底部则通过传热油供热。正常生产工况下,反应器温度会有±10℃ 的波动。为防止温度过热,除了控制系统的温度高限报警外,还在反应器侧线安装了TRS-25 型安全泄压阀,温度高于450℃时自动泄压放空,避免压力和温度过快上升。
在事故发生前,检测数据显示反应器控制温度和液位基本正常,泄压阀启开压力符合1.4 MPa 的设置值,如表1所示。但在事故前1周,现场检测人员发现控制系统显示的温度波动范围略大于平时。为查明 原因,现场打开人孔检验发现分子筛的催化剂层顶部局部结块严重。此时反应器顶部温度已达435℃,高 于设定的高高温报警值420℃,但控制室并未收到警报。维修人员判定控制系统温度传感器失灵,遂关闭反应器供热,同时关闭相关供料与制冷,试图降温。但10 min后,反应器发生爆炸事故。事故调查分析认为,温度传感器失效是事故的直接原因。在长期高温条件下,热电偶传感器精度逐渐衰减,测量失准,未能反 馈真实温度给控制系统,同时在反应器内部积炭层结块,造成局部温度突增。这两者叠加效应,最终导致严重过热并引发爆炸。传感器定期校验不足等安全管理缺陷也是引发事故的原因之一。
表 1 事故前检测数据对比
检测项目 事故前3月数据 事故前1周数据
控制温度/℃ 418 ±5 422 ± 8
液位/m 12.5 12.3
流量/(m3/h) 152 148
泄压阀启开压力/MPa 1.45 1.41
 
为防范此类事故,该企业制定了以下安全管理对策:(1)增设主备双系统温度监测,一旦差值超限,自动报警提示校准,减少单点依赖风险。(2)加大关键仪表的维检频率,每月手动对比校验。同时建立仪表老化特性数据库,评估精度衰减趋势。(3)优化操作规程,严格落实安全工作票的核查制度,避免现场作业人员擅自关闭或跳过报警装置。(4)每年更换一次分子筛催化剂,减少反应器结块积炭风险,控制热效应。(5)在反应器和储罐等关键设备上增设积炭与热失控在线监测系统,实现早期预警。
通过对该起典型事故的深入调查和分析,明确了事故的直接诱因和相关管理缺陷,并制定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,特别是在传感器检验、操作规程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优化,有利于减少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,这为其他化工企业的安全风险防控提供了宝贵借鉴。
5、结语
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也关系到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。当前,管道腐蚀、自动化失控以及安全阀失效等问题仍时常引发事故,必须保持高度警惕。下一步,化工企业需要全面贯 彻新《安全生产法》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要求,深入开 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,落实本质安全理念,加大对管道和仪表的维护检测力度,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, 提高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,系统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,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,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。
 
引用于化工管理(期刊)2024年8月   第22期  作者:郑翠翠,王浩,沙帅,胡泽华
 
Anytork Controls Co.,Ltd.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: 济南市历城区春晖路2966号三板小镇21号楼
联系电话 : 0086-0531-88011235 传真 : 0086-0531-88011229 E-mail : jnhds@126.com
技术支持:方拓网络

鲁公网安备 37011202000781号

工信部备案号:鲁ICP备09064325号